第二十三章 大战略
回来的路上,李天边走边思考今后特战队的战斗方向。来自后世的李天非常清楚国际局势对于中国抗日的影响,日军后来的战败固然有其岛国资源匮乏、战线过长的原因,但加速日本战败的却是美国的参战。美国的参战直接因素是日军偷袭了珍珠港,但更根本的原因是日本采取的“南进策略”,即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正是这种战略使日军最终向美国开战,所以,如果能尽快拉美国下水的话,日军的力量将会被大大分化,中国的抗战进程也会加快。可美国远在天边,虽然因731基地的曝光使美国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制裁,但要让美国和日本开战,奉行绥靖主义的美国绝对不会干。所以只能逼迫日本尽快找美国的麻烦,也就是说尽快实施“南进策略”。与南进对立的,还有一个“北进策略”,即日本陆军向苏联发动攻势,拿下西伯利亚,攻至贝加尔湖,根据原有的历史进程,目前日本东京应该还在为这两种策略争论,只有让日本尽快死了北进的心,才能让其痛下决心以南进为主。
想到这,李天豁然开朗,自身的力量太单薄,远远影响不到美国,但现在特战队身在东北,而东北和苏联接壤,完全可以借苏联的力量来把日本北进的信心彻底打死。想到这,李天想起了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但后人关注远远不够的战役——诺门罕战役。着是关东军和苏联红军的一次正面战役,并且以日军的失败告终。
诺门罕,这个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交界的小地方,注定要成为野狼特战队首立战功之处。
李天深知历史上诺门罕战役发生的原因,而现在,特战队只要扮演一个挑拨离间的角色就足以让这场战役提前2年爆发。李天顿觉思路大开,感觉自己赫然间成了历史的改造师,历史事件好像一幅幅画面呈现在自己面前,自己可以根据对中国最有利的方法重新拼接这些历史画面。
李天索性找个背风的岩石坡上坐了下来,他要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特警出身的他对于运筹帷幄、大国谋略这些东西本来并不专长,所以现在要紧紧抓住这突然一现的灵光,以免睡一觉后忘个干净,1937年的中国可没有百度百科让自己查遍历史。
根据刚才的思路,特战队首要的任务要让诺门罕战役提前发生,这场战役只要开打起来,那就是鬼子和苏联对掐,没野狼们啥事了,接下来野狼当目光应该落脚在即将开始的淞沪会战上。
淞沪会站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本来淞沪会战的主动权在国军手里,但因为关键的节点出现失误,导致了在死伤30万人后被迫放弃上海的惨败。
李天在一处山坡的岩石上停下来,从怀中掏出在书店买的中国地图,现在的地图和后世的有些差别,但地理位置不会改变,主要地名也都没变,李天找了一个碎石块,以石为笔,以地为纸,开始极力回忆这场战斗的始末。
对于抗战中的重大战役他都有大概的了解,这要得益于自己喜欢看军事案例和抗战历史,原来只是兴趣爱好,没想到现在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他要从中找到战争失利的关键失败原因,然后再做相关的部署。
这场战役起因是七七事变后,国军统帅已经知道大战不可避免,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为确保首都南京安全,先准备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准备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但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大战开始即泄露机密,此为失败原因之一;
8月13日战争爆发,战场的主动权还在国军手中,国军展开了猛烈进攻,并且占据了绝对优势,日军没有重武器且人数较少,但凭借这坚固的工事使中国军队一直没能突破,延误了战机,此为失败原因之二;
后经过苦战,拿下了五洲公墓、宝山桥、八字桥等要点,日军退守江湾,以海军陆战司令部为据点固守顽抗,国军屡次进攻不利伤亡巨大,国军出动了空军和炮兵、坦克,但因为不熟悉各兵种协同作战,吃了大亏,5个师居然没拿下几千日军,此为不利失败之三;
日本增兵后,中国出动了仅有的装甲车部队,但因为无强大火力保护和于步兵协同作战的经验,两个连的装甲战车均被日军军舰炮火摧毁,让日军松井石根的两个师团得以登陆增援,此为失败原因之四;
到战役中期,两方拉锯,日军发挥了空军、海军优势,强行登陆吴淞,使吴淞、狮子林的联系通道打开,宝山守军成为孤军,此为失败原因之五;
此后国军转为防御,但日军凭借海空优势,配合地面部队强渡蕰藻浜,向大场、南翔进攻,以切断大场至江湾地区守军与外界联系,使之成为孤军,此为失败原因之六;
日军掌握战场主动权之后,日本最高层决定将侵华的主要作战方向由华北转移到上海,并要求加快上海战役进程, 再次做出增兵的决定。将华北方面军所属第9、第13、第101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而国军未能阻截敌方的陆上增兵,此为失败原因之八;
日军突破蕰藻浜,战局再度告急。后来从广西调来的21集团军桂军初上战场,毫无与日军交锋经验,以血肉之躯冲进密集弹雨,将日军施放的烟雾误为毒气,队形自我混乱;加上当时淞沪战场上只有桂军头戴钢盔、身穿黄色军服,极为显眼,成为日军射击的活靶子。遭日军飞机、火炮、坦克和机枪密集火力突击2万大军一日即被打散,上万敢死队大部战死,日军乘机反扑,兵锋直指大场。此为失败原因之九;
大场,日军调集各种火炮、飞机集中猛烈轰击,方圆数里,几为焦土。日军接着又以40余辆战车为前导,掩护步兵夺占胡家桥、塔河桥、走马塘等处阵地,大场失守,此为失败原因之十;
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地域登陆,主力以快速突进方式向黄浦江之线前进,攻占松江,切断沪杭铁路,一部向闵行渡河点前进,策应上海派遣军作战;渡过黄浦江之后向上海以西及南方攻击前进,与上海派遣军配合消灭上海周边的中国军队,未能有效阻遏日军的增兵,此为失败原因之十一;
最后国军撤退至到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依托原有坚固国防工事,作持久抵抗,但当部队进入工事后,才发现混凝土用手可以捏碎,机枪射口大如门窗,各个碉堡间无交通壕连接,修建的300多个机枪掩体有一半不可用等等,甚至闹出了部队要进入工事一找不到钥匙二没有工事图纸的惊天大笑话,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于是门户大开,日后的南京保卫战遂毫无意义。此为失败原因之十二
李天把这十二个导致淞沪会战失利的大小原因一一用石块在地上划列出来,他要从中发现哪些是通过野狼的努力可以改变的。
战争之初,情报的泄露是大忌,但情报系统最难渗入,这起码不是1年之内野狼特战队的长项,只能提前给国军相关高层做一些预警;日军的工事非常坚固,上海那么大,难道正面突破不了,不能从其他路线进入吗,马其诺防线不就是个例子吗,但正面作战,也不是特种部队的强项,这一点也只能作为战术要点透漏给当时的国军指挥官;国军的不同军种、兵种之间协同作战的演练太少,一同上战场反而不能发挥各自优势,但协同作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配合默契的,李天相信现在的国军没有那个时间和家底来进行协同作战演习,所以这一点也没法改变;日军的海空军火力很猛,多次日军的登陆增援和拔除阵地都是海空军配合,这一点特战队倒是可以发挥作用,空军方面只要捣毁机场内的飞机或者对飞行员进行斩首行动就可以,海军方面可以通过特战队员渗透至军舰,从其内部摧毁;从海上和长江的增兵国军无法阻止其登陆,但从陆地上增援的日军,国军完全可以使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提前伏击,这同样是正面大规模作战,需要把情报通知到国军高层甚至是老爷子本人;桂军的增援死得太不值,需要改变他们地方军的作战观念,这同样需要情报工作。最后最坏的情况,日军攻克上海,国军退守到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和海嘉线一带的工事,那个工事若不是豆腐渣工程,也不至于那么快失守。而这与**和重视不足有关,特战队能做的也许是杀几个贪官,并通过事实震慑国军高层,引起其足够的重视。
总结以上,李天发现有对于特战队来说,有几个工作特别重要:对敌内部渗透、突击斩首作战、情报系统的建立。这几点中,情报其实排在第一,但对于来自后世的李天来说,他就是先知,大方向的情报他都是提前知晓的,所以对于特战队而言,情报工作主要是在保密状态下的情报通报,这需要机智且心理素质过硬,和对敌人的渗透一样,情报人员有地下党的色彩,这是训练不出来的,只能渴求哪一天在路上能撞见这样的人才。现在唯一能让特战队员做的,就是突击斩首作战,这不但需要队员自身的身手,也需要强大的武器装备。李天真想穿越回到后世,把那些现代的高科技特战装备弄几火车皮回来,有了这些东西,说不定整个战役的结果会随之改变呢。
现代的武器带不过来,只能寻找当今最好的武器了,钱现在不缺,但武器买卖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些只能从军火走私商手中买。先进的军火武器走私地主要是在上海,想到这里,李天觉得派李牧原去上海真是走对了。按照历史进程,距离淞沪开战还有半年的时间,要利用这黄金般的半年时间让特战队尽快成长起来并扩大规模。要想野狼成为真正的特战队,仅靠训练是不行的,犹如宝剑必须要饮血才有杀气,野狼要经过实战的考验才能成为鬼子的梦魇。想到这,一个“野狼成长计划”在李天心里逐渐成型。
